摘要:
居民整体投资风险偏好持续下沉,业界人士分析,目前最受青睐的产品是存款和低波稳健的理财,在今年以来的金融资产新增中占绝大部分比重。与过往相比,权益及权益混合等高波动资产的配置比例下降
文|严沁雯
编辑|袁满
“存款利率又又又降,已经躺不平了。”随着年内第三轮存款降息落地,一直习惯把钱放定期的唐磊逐渐意识到,仅依靠存款进行理财的方式可能并不长久。
近日,以国有大行及股份行为代表的多家银行均对存款挂牌利率进行了下调。以定期存款为例,一年及两年定存分别下调10个基点、20个基点,三年、五年期定存则下调25个基点。其中,国有大行三年期定存挂牌利率跌破2%,进入“1%时代”。
存款利率的变化不仅影响着唐磊这类一向厌恶风险的投资者。事实上,近年来在疫情叠加行情的影响下,居民整体风险偏好持续下沉——无论是A股不时打响的“3000点保卫战”,还是“飘绿”的基金,抑或持续维持调整态势的楼市,均加重了投资者的避险情绪。
在此背景下,居民可投资产结构中现金及存款占比持续上升。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住户存款同比增长16.5%。另据华东地区某城商行上海分行高管透露,去年以来,居民资金转入安全边际更高的资产中,“目前最受青睐的产品是存款和低波稳健的理财,在今年以来的金融资产新增中占绝大部分比重。与过往相比,权益及权益混合等高波动资产客户配置比例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银行理财子公司向市场频频释放利好。据不完全统计,12月以来,已有十余家银行理财子发布费率阶段性调整公告,更有多家理财子将部分理财产品费率调整至0。
一边是通过降费积极揽客的银行理财,一边是利率下行的存款,对于风险偏好已经降低的投资者来说,哪边更具吸引力?
存款降息vs理财降费
自12月22日以来,六大国有大行及股份行均对存款挂牌利率进行了下调,通知存款、大额存单、定期存款中的整存整取、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等均受波及。
“此次是2016年以来幅度最大的一次存款降息,前几轮主要为长期限存款利率下调,而此次一年期以下存款利率下调是近年来首次,旨在压平过于陡峭的存款利率曲线,标志着后续存款利率曲线全面下行可能开启。”中金公司研究部银行团队指出。
唐磊算了一笔账,如果自己有100万元存款,在本轮一年期定存下调10个基点后,一年后到手的利息将减少约1000元;二年期下调20个基点后,二年利息将减少约4088元;三年期定存下调25个基点后,三年利息将减少约7900元。
面对存款利率的不断下行,低风险偏好投资者有的做起了存款“特种兵”,有的则将视线投向偏稳健的银行理财,产生了挪储倾向。与之不同的是,近期银行理财掀起了“费率优惠”的价格战,积极释放利好。
以招商银行代销的个人理财产品为例,仅12月27日,便有多家银行理财子宣布调整费率,涉及产品多达30余只。以当日发布公告的民生理财为例,该公司宣布自2024年1月1日起对“天天增利现金管理34号理财产品”E份额的固定管理费(0.30%)、销售费(0.30%)、托管费(0.02%)给予优惠,分别下调至0.05%、0.15%及0.01%。
同日,招银理财连发十余条费率优惠公告。在此之中,多只产品费率被调整至0。例如,“招睿丰和(短债)7天持有期1号固定收益类理财计划”的固定投资管理费(年化)将从0.15%调整至0%。优惠时段为2024年1月1日至3月1日。
据不完全统计,12月以来,已有十余家银行理财子发布费率阶段性调整公告。宁银理财、交银理财、光大理财、兴银理财、信银理财、华夏理财、平安理财等公司均加入了调降费率的大军。
选择:存款还是理财
从近期进行费率优惠的理财产品类型来看,主要涉及固收类产品、现金管理类产品等。对比权益类理财产品等,以上皆属于中低风险理财产品,这恰好与习惯存款的投资者规避高风险的需求重合。
一边是通过降费积极揽客的银行理财,一边是利率下行的存款,对于偏于稳健的投资者而言,哪边更具吸引力?
从投资者最为关注的收益情况来看,对比国有行及股份行的存款,部分低风险银行理财的表现略占优势。
现金管理类产品方面,以上文提到进行费率优惠的“民生理财天天增利现金管理34号理财产品E”为例,据产品展示页,七日年化为3.19%。开源证券研报显示,从2023年前11个月的数据看,现金理财收益率尽管趋势性下行,但仍高于2.2%。
固定收益类产品方面,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12月18日-24日理财公司到期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的平均兑付收益率(年化)为2.57%,到期封闭式固收类理财产品的平均兑付收益率(年化)为3.30%。
而在存款方面,以某股份行为例,三个月、半年、一年期、两年期、三年期定存的利率分别为1.65%、1.85%、1.95%、2.15%和2.6%(1000元起存);三个月、半年、一年期、两年期的大额存单分别为1.7%、1.9%、2.0%以及2.15%(20万元起存)。
值得一提的是,现金管理类理财主要投资于银行存款、同业存单、国债、高评级债券等资产,其按天计息、没有固定期限、灵活赎回等特征兼顾了部分低风险偏好投资者流动性的需求。
“目前活期存款利率在0.2%左右,现金管理类产品既有灵活性,有的收益比定期存款还高一些,投资门槛还低,对于我这种低风险爱好者比较友好。”唐磊表示。
不过也有部分投资者认为,相较于银行理财,存款依旧具有吸引力,“现在的市场环境,能确保守住本金已经跑赢很多人,目前部分中小银行或民营银行的存款利率还在3%以上,先存进去以后再说。”一位投资者表示,在见证过去年银行理财的净值波动后,依旧会选择存款作为低风险资产配置。
另据华东地区某城商行支行高管透露,从数据上来看,今年该行存款并未有明显流出。而受客户投资情绪低迷影响,理财资金有存款转化的倾向。“居民整体风险偏好下沉,资金转入安全边际更高的资产中。”
在一名资管行业从业者看来,“对于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而言,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排优先级,然后按照顺序将钱由多到少进行分散投资。比如保本是首要需求,可以多配置存款或者保险,余钱放在低波稳健的理财中,增厚收益。”
未来:低波银行理财收益能否持续?
事实上,在年底理财子开打“价格战”背后,是对规模增长的渴求——今年年中银行理财规模首度被公募基金超越,尽管11月以来有所回升,临近岁末,银行理财规模出现波动。
广发证券研报显示,截至12月15日,银行理财存续规模上周短暂回升后,再度缩减,环比减少191亿元至27.68万亿元。随着跨年压力逐渐显现,理财配置情绪较低,叠加本周存续规模缩减,理财转为净卖出134亿元。
与此同时,公募基金领域开展的降费活动亦对银行理财产品产生影响。
冠苕咨询创始人、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指出,公募基金领域,2023年下半年针对高费率品种,例如权益类、混合类产品进行了费率改革,这种降费趋势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银行理财的相关产品。固定收益类产品方面,银行理财产品的费率已经处于较低水平,降费空间有限。“对于理财公司来说,‘价格战’只是短期行为,更多的精力还是应该放在投资管理和风险控制上,为投资者创造更多的长期收益回报。”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银行理财产品出现密集下调业绩比较基准的现象。例如农银理财拟对“农银安心·半年开放”第2期人民币理财产品(尊享款)业绩比较基准进行调整,自2023年12月16日开始的封闭期起(含当日),该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由3.75%调整为2.9%-3.3%。
对于银行理财下调业绩基准的行为,普益标准分析称,一方面,监管对于业绩基准展示的要求不断提高。下调业绩比较基准是理财公司顺应监管要求规范业绩比较基准展示的体现。
“另一方面,在净值化时代背景下,理财公司会根据市场情况对业绩比较基准作出调整以修整投资者预期,此次业绩基准下调产品多为固收类产品,其产品配置较多债券类资产,收益表现与债市表现密切相关。今年以来债市收益率呈震荡下行趋势,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产品的收益表现,因此理财公司选择通过调降业绩基准以贴合产品实际业绩表现,降低投资者对投资回报的预期。”普益标准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银行理财的收益亦受降利率趋势影响。
以现金管理类理财为例,开源证券指出,今年前三季度的现金理财的持仓中,部分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的底100%为银行存款,也就是说现金理财普遍存在借道保险资管、间接投资存款的现象。“我们发现部分保险资管产品合同的‘投资范围’一栏,注明存款包含定期、活期、协定、协议等种类。”
在银行业息差收窄的趋势下,协议存款这类利率相对较高的产品亦难独善其身。在中国人民银行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曾透露,“对于协议存款等利率相对较高的产品也可以研究进一步强化自律规范。”
在本轮存款降息开启当日,唐磊便收到上海地区某股份行支行一位理财经理发来的通知,“存款利率再次调降,理财产品业绩基准将进行下降调整。预计2024年1月1日后有大幅调整,建议提前配置锁定收益。”
(作者为《财经》记者,应受访者要求,唐磊为化名)
责任编辑:张文